异形钻1
2012-12-03 taoyang 浏览:1836
异形钻 是相对于传统的圆形钻石而言,指采用了异型切割的钻石,并且是钻石毛坯使用最大化。虽然圆形钻石被公认最能表现钻石之美,但在外观造型、切工技术上,异形钻更胜一筹。相对圆钻,异形钻对切工要求更严格,并以独特的钻石造型迅速风靡全球时尚领域。
椭圆形明亮型切工(Oval Brilliant Cut): 外形:椭圆形 切工:明亮型/灿烂型 起源:19世纪。
有领结效应。其原石留存率可达到 50%至 60%,适合长形八面体的钻石原石。 也因为它可以保留钻石较高 的质量,所以多用于许多重新切割的古代钻石 外形轮廓要求:肩部对称
梨形切工(Pear Brilliant Cut): 外形:梨形 切工:明亮型/灿烂型
起源:17世纪 也称为泪滴形切工(Tear Cut)或者坠形切工(Pendloque Cut) 有领结效应。 梨形切工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十分流行,历史上著名的钻石中有将近 20%使用此种切 工,包括世界上最大 的钻石:库里南一号(Cullinan1)。此种切工适合加工一端边角有破损或者瑕疵的钻石原石。镶嵌时需 注意尖角处的保护。 外形轮廓要求:两侧翼对称,尖角无缺损
榄尖形切工(Marquise Brilliant Cut): 外形:榄尖形 切工:明亮型/灿烂型 起源:17世纪,法王路易十四时期
也译为马眼钻或者舟形切工。 此种切工的钻石两端都呈尖角,形似果核,故名。有领结效应。这种切工的原石留存率较低,其特色在两端尖角处,此处的包裹体能够被较好地遮掩,并且尖角处的闪亮 度极高。镶嵌时需要注意尖角处的保护。
外形轮廓要求:尖角对称、无缺损
|
![]() |